2022台灣青年國際志願服務培力訓練計畫

在台灣志願服務發展的潮流下,微客如何因應需求,透過訓練提升服務品質,是本篇的重點。

 

壹、    計畫緣起
一、    問題分析

志願服務的推行在台灣已行之有年,從2001年確立於衛福部轄下的《志願服務法》,除了使台灣與全球公民參與和實踐公民責任的策略接軌,也影響了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原青年輔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青發署)對於「服務學習」理念和政策的推展。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作為參與志願服務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在服務的過程中達到學習的效果,為John Dewey所言之「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觀念。於2002年當時的青年輔導委員會便在所發行的《服務與學習指導手冊》中指出,「服務學習」是服務與學習的結合、學校與社會的合作,共同協助學生應用所學知能去服務他人,並且在服務過程中不斷學習及成長。是故服務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它可以增進學生個人能力發展,也能加強學生身為社區一份子的社區責任感,讓學生參與在處理社區議題及需求中,增進學生公民能力。這也是近十年來校園及青年重要學習方式,從十二年國教底下的高中108課綱,以及大學推行的服務學習課程,與近幾年的新興發展的USR計劃都可窺見一斑。

隨著志願服務在台灣萌芽成長,服務學習的施政也推陳出新,於此同時因應國際政治情勢和外交之策略,台灣的NGO在國際舞台上的蓬勃發展,也促使台灣的志願服務跨越了國際,一如〈臺灣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參與及其作為--以國際志願服務為例〉所指出。而聯合國大會將2001年訂立為國際志工年,不只意味著國際志願服務為全球發展趨勢,也與台灣的政策發展相互呼應。為此,教育部在2006年訂定《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學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要點》(於2021年廢止但由《補助辦理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計畫》延續其精神)、2007年訂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國際志工服務隊補助要點》、2008年訂定《補助辦理青年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活動要點》和2009訂定《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促進青年國際參與及交流獎補助要點》,一年一訂定的規章體現了政府大力推動台灣18至35歲之青年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企圖和決心,而2014年的《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服務學習及海外志工獎補助要點》更奠定了服務學習和海外志工服務結合的方向,並於2016年規劃成立「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專責青年國際志願服務之推動。

在政府的支持下,台灣大專校院的國際志工系統儼然形成,不管是學校成立的國際志工單位,或是學生自組的社團組織,無不顯示青年的高度參與。有賴於政府和民間團體兼容並蓄地發展,實際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台灣青年人數也逐年上升,撇除因COVID-19疫情影響而暫緩國際志願服務的2020和2021年,據青發署的青年海外志工服務隊補助統計,從2017年有106個服務隊、1,073位志工,到2018年有115個服務隊、1,119位志工,以及2019年的190個服務隊和1,871位志工到海外30個國家進行志工服務,除了自家的補助以外,青發署與僑務委員會合作青年海外僑校志工服務計畫,補助超過130個團隊、超過四千位志工出行,在國際志工蔚為風潮下,除了參與官方的活動,許多人也選擇參加民間推動海外志工的公民社會組織,總和估計每年有超過一萬人參與,可見青年參與國際志願服務學習的高度成長趨勢。

而微客作為民間培育國際發展協助志工的團體之一,在十年來的經營中也見證了國際志工數量的逐年成長,至2022年止已派出1090個服務隊以及超過十萬人次的志工參與,而志工的組成為50%的高中生和40%的大學生,以及10%的社會青年,年齡區間為15歲(含)至35歲之間,高中生在近三年的參與比例逐漸上升,也體現了108課綱底下對於志願服務的重視。

雖然近幾年教育部對於服務學習的政策有所調整,但對於其分支的青年國際志願服務卻仍有強力的支持,而在服務學習和海外志工服務結合的發展方向下,依據〈國際志工教育效能之確保與強化〉所言,為達到良好的服務學習效果以及服務和學習的並重,針對志願服務的培訓就極為重要。所以當青年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人數逐年成長,相應的,對於培力訓練的需求也逐漸上升,健全且足夠的國際服務培訓制度有其必要,除了影響服務學習的達成度,也影響青年再度投入社會服務的意願,〈提升社區據點志工的公共服務動機:組織社會化觀點之探析〉指出,系統性的對志工提供相關的培力訓練措施,有助提升志工投入服務的動機。以及影響服務本身的品質,在〈社會工作者對志願服務汙染之認知與反思研究〉中就提到,若無在培訓階段就做出準備,便會提升服務汙染的發生率,服務汙染在研究中的定義為:「在服務過程中因人為因素所造成服務品質不佳,其服務並不真切符合服務對象之需求。」而以上環環相扣的因素,長遠而言會影響台灣公民社會發展是否健全以及與國際趨勢接軌的程度。

二、    需求評估

《志願服務法》確立了志工團體除了必須經過合法的政府立案程序外,還必須擁有完備的訓練、培訓體制,甚至是必須遵守的倫理守則、志工服務的認證,希望志工在從事服務工作的同時,能夠給予需要的對象正確且適當的服務,而其第二十四條亦規定:「志願服務運用單位派遣志工前往國外從事志願服務工作,其服務計畫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關機關備查之後,也適用本法之規定。」〈國際志工投入公益旅行之動機與資訊需求研究〉也指出,國際志工是一個特殊的工作角色,除了部分特定專長的志工招募外,大部份的參與者不被要求具備特定的專業技巧。但另一方面,國際志工又被賦予協助他人或社群的工作角色,在文化差異巨大的情境下,如何以一個專業的國際志工身份從事非個人專業的工作,並能得到有效的服務成果,就需要相當程度獲取資訊的前置作業。

而Waterman在〈Service-learning: Applications from the research〉中提出,服務學習可以增進傳統課程的學習效果、促進個人發展、培養公民意識與責任感,以及貢獻社會,而為達到以上目的,需透過有計畫安排的社區服務活動與有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亦即需有系統的設計、規劃、督導、省思及評量來達成設定的學習目標。而依照相關學者的研究,服務學習的過程模型有四階段:準備(Preparation)、服務(Service)、反思(Reflection)和慶賀(Celebration),最後再從慶賀階段連接回準備階段,因此服務學習並不侷限實際服務的當下,從準備的培訓階段即為服務學習旅程的開端,而過程亦須有效地引導反思,才能將服務經驗與學習目標融合。

因此足夠數量、有效內容且穩定提供的培訓,才有助於青年在國際志願服務中獲得個人的成長,並在獲得志願服務的正面經驗後,能促使公民責任感和參與度的提升,也為了能確實且有效地協助第一線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志願服務的前置作業便更有其必要性,完善的國際志願服務體系建立整體而言對社會的發展是正向的動力。

對此,衛服部建立了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紀錄系統、志願服務紀錄冊、志工基礎訓練與特殊訓練等,各大專校院也均為各自校內服務性計畫、社團組織或有志服務之學生開設培訓課程,而民間單位從地方社區到社福團體,均提供了各式各樣廣泛意義上的志願服務培訓活動。但以國際志願服務的培訓而言,〈逢甲大學國際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說明了國際志工服務學習特殊的培訓模式,其組織架構有別於以往的學生志願工作服務內容,國際志工和國內志工服務有著相當的差距,因此需將國際服務培訓獨立為一需求項目檢視。此研究也進一步指出,雖然教育部對於服務學習的政策制訂和推動其實相當明確,不管是實施至2016年的「大專校院服務學習計畫」還是現行深耕在地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都帶動了高等教育單位的聯合行動,使大專校院深化了各自的志願服務培育工作,但對於國際志願服務,雖然在立場上是相當支持,但系統性的訓練和推廣等相關政策與一般志願服務的施政相比,卻是相對缺乏、零碎且模糊的。以官方來說,僅青發署十分積極投入此領域,但青年國際志工培訓的相關活動平均一年也僅五場,也並非每年都會舉辦,且主題局限於經驗交流分享,也無基礎或進階等分級訓練。

而各大專校院雖然有建立自有的國際志工培訓系統,但因無自上而下整合性的指導,加上培育國際志工的成本甚高,在金錢和時間上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因此培訓課程的數量上經常不穩定且並無統一的標準,最重要的是有其資格限制,無法讓一般有志國際志願服務者參與。此外大專校院在國際志願服務上的準備和延續,更重要的是由學長姊帶來的經驗傳承,然因COVID-19的疫情阻礙,讓經驗傳承出現嚴重的斷層,兩年的空白足以對學生自主性國際志工社團產生嚴重的打擊,也讓新一批的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學生需請求外界專業的協助。此外,在疫情前僅少數民間團體,有提供部分的國際服務訓練,而在疫情的衝擊下也讓曾經在國際服務領域聞名的以立國際服務遺憾地結束營運,僅存的單位中規模較大的唯有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然在近兩年的觀察中,也由於並無國際志工的出團而暫緩相關培訓,目前僅承接青發署111年青年國際海外志工的培訓和交流活動。

以微客在國際志工招訓用管機制於十年的經驗來說,這兩年除了大專校院如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東華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明新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等積極邀約由我們提供國際志工培訓的課程以外,有鑑於108課綱下學生對學習歷程檔案建立之需求,高中學校對國際志願服務的相關需求也逐年成長,林口康橋國際學校的國際志工社甚至由我們擔任固定的指導老師,而桃園美國學校也希望今年能為它們提供相關課程。針對高中生的國際志願服務培訓領域,其資源可以說是更加稀缺,青發署所提供的培訓限定在18歲以上之青年,而高中學校內部對於國際志願服務的經驗又非常缺乏,故更有賴於其他團體所提供的專業訓練。

綜上所述,在台灣,國際志願服務培訓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課程數量和分級在選擇上仍然十分稀少,無法跟上年年成長的國際志願服務參與率。

三、    微客過往培訓經驗

微客投入國際志工招訓用管之服務逾十年,在組織章程內即開宗明義列出:「本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匯集培育台灣有志關懷國內及海外弱勢社區自覺(自決)事務、辦理社會服務活動、海外國際志工參與、推動國際人道關懷,進而以實際行動履行世界公民之理念,積極建置國內外弱勢社區服務交流平台為宗旨。」是故匯集培育台灣有志國際志願服務之人士,一直為本會使命之所在,也為因應社會趨勢之需求,為此微客特別成立了國際服務人才培育學院(Academy for Young Humanitarian Professions),依照國際志工SHRM培訓法專責國際志願服務人才的培訓,發行刊物《微客燒》和出版訓練教材《國際志工帶領指南》,以及設立位於新竹縣湖口鄉的微客國際志工培訓中心,作為部分訓練的場地使用。

在政府的認可上,微客現已為衛服部所登記之志願服務運用單位,同時也為台北市和新竹縣兩地方政府之志工運用單位,而在民間的認可上,則有〈台灣非政府組織變革及其培育國際發展協助志工之探討—以社團法人台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為例〉研究,匯整微客在國際志工培育上的發展。微客自2012年創立至今已有超過十萬人次的志工參與,對於微客十年來建立的國際志願服務培訓系統,表一說明了微客針對不同志工對象至2021年止已辦理之分級訓練數量,表二則說明系列培訓課程涵蓋「專業知能」、「領導力」、「創傷知能」與「跨文化理解與溝通」等四大主題,各自主題的目標和內容。

關於表一中2022新增的海外移地訓練,其全名為「海外梯隊帶領實習」,目的在使引導員志工能快速熟悉國際志工相關技能和服務心態準備,雖然疫情間微客仍透過「筆友計畫」、「微寶寶故事屋計畫」和「暖心計畫」讓志工與國際服務有所聯絡,同時也繼續進行例行性的基礎和進階必修培訓課程,但隨著疫情趨緩國門開放,微客預計透過「海外梯隊帶領實習」帶領志工實際前往微客海外服務據點,進行國際志願服務的加強訓練。

除微客自辦的培訓課程,我們也協助提供各政府和學校國際志願服務培訓,從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教育志工研發及培力中心,到大專校院的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淡江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醫學大學、文藻外語大學,以及高中學校的臺北市立陽明高級中學、新北市南山中學、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臺北市私立道明外僑學校,共計15個組織並持續增加。

而每一次的培訓結束都會以問卷的方式統計培訓的成果,以下列出2022年培訓成效之展現。以一般志工且為初次參與微客志工培訓的人而言,參加培訓後個人在團隊合作能力上成長了16%,與服務對象(兒童)互動技巧上升了17%,而願意持續投入志工服務意願上升了5%。對於引導員志工而言,其中一位特別在開放式問卷上分享到他在表達力、蒐集資訊力和兒童互動技巧上的成長:

我覺得我變得會表達欸,我第一次參加共識營時其實不敢講話,到今天我是敢去跟人分享的,還有我覺得我之前的分享都是廢話居多,但到今天我越來越會思考。還有我會願意去問問題,以前因為怕問題太白癡不敢問,但不知道什麼時後我突然不怕去問問題,牧師常常被我問到覺得驚奇,覺得我竟然會有這種想法。 

另外在對小朋友方面,我必須說我以前覺得不會那就一直練練到會就好,我就會跟聯想兩邊孩子如果互換會怎麼樣呢,就會有更多的聯想,這感覺是我之前不會做的,像今天妳說到或許我可以把孩子暴動當成一種學習,我也覺得很棒啊,就不同角度結果不同。我現在很慶幸我有參加這場訓練欸,不止跟大家更認識,也收穫很多。

十年來的培訓所累積的,是有效的國際志願服務學習和服務品質的維持,以及微客建立了近300餘位的專業國際志工引導員社群,並在2018年起推動國際志工專業化的認證,並與碰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對於完成必修課之引導員志工,頒贈半電子化的「微客國際志工引導員證」,至今已有86位專業國際引導員通過考核。

貳、    本計畫要解決的問題

在〈台灣非政府組織變革及其培育國際發展協助志工之探討—以社團法    人台灣微客公益行動協會為例〉研究中,闡述了志願服務的人力管理策    略上,包含招募、培訓、使用和管理四階段,而本計畫關注在培訓的部分,意在健全台灣的國際志願服務培訓系統,以滿足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青    年(15歲(含)以上至35歲)人數逐年上升而相應提高的培訓需求。

健全的國際志願服務專業培訓系統,包含「量」與「質」並重的考量。    在「量」的方面,須能持續且穩定地提供足夠數量的課程,並有明確的分級;在「質」的部分,則包含多元的主題內容、豐厚的國際志願服務經驗傳承、有效的引導和教學,並設有考核認證制度。質量並重的培訓系統,方能對微客志工、各縣市以及大專校院和高中學校、一般有意國際志願服務但無經驗之民眾,以研習營、系列課程、實務工作坊、培力講座、沙龍講座等多元方式定期辦理固定數量和品質之培訓,同時能進行。秉持著系統的建立和推展須循序漸進的考量,112年度服務計畫60%的重點是要解決「量」的部分,以及40%的計畫在於「質」的提升。

參、    計畫的整體目的與操作目標
一、    整體目的

建立完善的青年國際志願服務培訓系統,以滿足參與國際志願服務人數    上升的培訓需求,並達中央所推動之服務學習目標,使個人再度投入不同領    域之志願服務的意願提升,且在學習的同時也平衡服務的比重,所以在促使    青年參與國際服務的同時,期望對第一線的服務有所助益,重要的是能降低    服務汙染的發生率,長遠而言能提升整體公民的社會參與度,有利健全社會之發展,並朝向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十七項多元夥伴關係邁進。

二、    操作目標

為達成112年度服務計畫之目的,以下擬定今年度計畫操作目標。
(一)    服務對象:在台灣15歲(含)以上至35歲青年為主(也開放35歲以上有意參加者報名)
(二)    服務時程:計畫執行一年,從112年度1月起至12月底
(三)    服務計畫:基礎國際志工培訓、國際志工引導員訓練
(四)    操作目標1:在整套基礎國際志工培訓流程、國際志工引導員訓練各課程前後,統計參與人數和對受培訓者進行各一次前後測問卷,並在後測問卷後進行訪談。相較2022年各級訓練參與人數能提升50%且滿意度平均為80%。
(五)    操作目標2:在整套基礎國際志工培訓、國際志工引導員訓練各課程前後,對受培訓者進行各一次前後測問卷以及訪談,平均80%受訓者的國際志願服專業能力提升。

肆、    與其他單位的合作與區隔
一、    預期合作單位

由微客的國際服務人才培育學院主責本計畫,為達培訓課程舉辦和推廣之需要,112年預計和微客國際志工培訓中心合作場地使用使用事宜,現場設有大型體驗教育器材、住宿空間供訓練之用;與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合作引入體驗教育的教學和思維模式,且每年進行知識上的更新,並融入微客在國際人道關懷上十年的經驗累積,有目的地透過直接體驗與聚焦的引導反思,以增進國際志願服務培訓之青年知能、發展技能與釐清價值觀。

另外已確定與國立東華大學、中國醫藥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和高雄醫學大學在國際志工培訓上課程之開立,洽談中的尚有康橋國際學校-林口校區以及桃園美國學校,最終將預計共有12所學校合作。同時與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合作,進行微客固定每年年底向一般社會大眾推展國際志工能力培訓的實務工作坊和培力講座。

二、    與其他單位區隔

以下列出政府、學校和民間團體各自辦理國際志願服務人才培訓的狀況,最後點出微客所提供的服務與上述三者有所區隔的地方,並以表三統整。

(一)政府

官方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之國際及體驗學習組為主要負責培訓的單位,其推出的「青年國際事務人才培訓計畫」,自2013年起舉辦至今,平均每年為5至7場,參與人次平均為700人次,雖然並不需繳交費用,但有其資格限制為18歲至35歲青年。除了有資格限制外,其開課日期每年較不固定,場次也會因預算編列而有所受限,也未對不同經驗累積程度的志工提供分級的培訓課程,以「111年青年海外志工培訓工    作坊&交流沙龍」而言,不限定參與者為有無國際志願服務經驗,並以交流和討論為主,講師多為業界具有資深國際志工經驗者,除了主題會較受限以及每年無法有連續性的培育外,也較無法看出一套完整的訓練流程和層次,但其優勢為對完全無國際志願服務經驗者也可以參加的入門款。

(二)學校

大專校院各自的國際志工培訓則如上述所言,除了並分所有學校都    有相關的單位和能力辦理培訓外,在資格上也更受限於該校學生為主,並在    培訓課程上十分受限於學長姐的經驗傳承,而疫情兩年的中斷就對學校體系    造成無法培育新一代國際志願服務者的打擊。另外隨著高中生參與國際志工    的人數上升,與之相應的是高中系統更無時間、金費和經驗在辦理相關的培    訓上,這也是這兩年來微客頻頻收到學校合作培訓課程開課邀約的原因。

(三)民間單位

民間單位在國際志願服務培訓上,則以「以立國際服務」和「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較有規模。以「以立國際服務」的國際志工培訓來說,其主要培訓對象為國際志工引導員,參加資格受限於曾為以立隊員者,另外培訓為單次進行較無連貫性,並須繳交24,000的費用,且因兩年疫情的影響而中斷的國際服務,使以立國際服務於2020年五月在其官方粉絲專業宣布休眠,故業界提供國際志願服務培訓的單位又減少了一個;而「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開立的也是國際志工引導員的培訓,雖無費用需要但也有參與資格上的限制,並為單次但包含多元主題為主。且在疫情下的兩年,願景並無推出自家的培訓,而是承辦教育部青發署的青年海外志工培訓工作坊&交流沙龍,兩年的間斷可能影響往後重新開始培訓的數量和品質。

與以上述三者相比,微客在受訓資格上並無限制,雖計畫是以15歲至35歲青年為主,那也是因應主要參與國際志願服務的年齡分布而設定,但實際上也歡迎35歲以上有意國際服務志願的人士參與。除了資格不受限外,微客的所有國際志願培訓課程均不收費(唯今年開設的海外移地訓練因出國費用較高,會酌量向參與者收取費用),穩定且持續每年定期提供的培訓數量,以及明確的培訓流程和課程難易度分級是微客最大的優勢,剛好牽起了官方的簡易入門訓練和民間單位的國際志工引導員級訓練間的落差和空缺。而微客十年來且至今仍持續帶領國際志願服務者,前往海外服務的豐厚經驗累積和傳承,足以提供多元的課程主題,且能因應國際志願服務的實際狀況,不斷地更新課程內容和訓練方式,最後也為完成層層訓練的培訓者頒發國際志工引導員證,隨時年年的累積更能奠定引導員證的可信度和重要性。

每個孩子都應享有食物、遊戲、受教育和被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