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好了嗎?

台灣最近好像興起了一股風潮似的,那就是去海外當國際志工。但上網搜尋國際志工類別卻是百百種

是個人前往還是團體參與?

是以族群為主要服務對象還是以特定主題為考量?

參與者需要有專業能力還是一般人就可以加入?

服務期間可以安排旅遊的成分嗎?如果有,那比例應該是多少?10%?30%?50%或是80%?

那應該要去多久才是對當地帶來實質的幫助呢?5天?2週?1個月?或是3年?

參與者是為了趕流行還是為了志工時數又或是只在旅遊之外的小點綴?

到底選擇那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呢?

在微客,從起初就是讓大家明白主角並不是志工本身,而是服務據點的孩子,所以一開始的設定就是期望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由於每個服務據點的文化背景、需求狀態及會面臨到的生活挑戰皆有所不同,因此在參與之初就必須讓有興趣的夥伴們事先了解,於是活動說明會便應運而生。隨著服務據點的增加,說明會漸漸從較為簡易的模式轉為博覽會的型態,在不同教室各別詳細的介紹不同服務據點的食衣住行、文化背景、注意事項及服務內容,為的是讓初參加的夥伴在報名前夕,即能思考清楚自己有興趣的服務對象及議題,並衡量好自己能接受的挑戰程度。

例如在印度,是前往一個童工機構服務,志工們在服務過程中會認識童工的成因、狀況,並思索回來後,能夠如何持續關注,繼續為這議題獻上一分力(也許在台灣有關童工的議題根本不存在,但是全球卻有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地方面臨這個議題,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而在尼泊爾和菲律賓,除了有教學服務外,更實際參與當地社區工作,認識在地文化,試著以同理心與更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當地的困境,因此與社區和當地機構共同合作時,這些都是在學習與不同文化背景互動的重要課題。而各地需要被挑戰的部分,更需要在一開始就溝通清楚,例如中國大西北地區,在偏遠山區學校因自然條件的限制是不可能洗澡,大家就必須因地制宜而改變生活習慣,這也就在考驗對自己來說是否難以突破。

找尋適合的夥伴們

當然,為了避免參與者懷抱不相符的期待與理念,說明會中除了各地服務的介紹,還會安排面談以澄清彼此的心態與期待。很多人會問:「面談會不會很難?怎麼樣的人才有資格被選上?」的同時,卻再一次的反思究竟誰有能力或資格來判斷誰可以服務,誰不能參與呢?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不盡完美,而我們覺得每個人都值得有成長和改變的機會。因此當聽完說明會的介紹之後,仍有意願參與、配合、並相信自己能樂在其中的人,就是所謂志同道合的夥伴了。(當然也有好多次,發現原本面談時看起來謹慎小心、不太擅於表達的人,在出隊服務時卻成為很棒的小幫手,細心的去觀察及感受一切並樂在其中。)

所以這裡並不是在尋找〝菁英份子〞或〝個人秀場〞,而是在尋找一群願意和我們一起打拼付出、嘗試改變現狀、彼此給予成長、適合團體生活的夥伴們。因為如此就特別沒有條件上的限制,成員也就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年齡。雖然同質性較低,但也正因為如此,志工彼此之間在意見交流與省思上卻擦出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老實說,我們還蠻喜歡這樣的火花)。特別在服務過程中受到不同的文化衝擊時,各異的生活背景與想法,透過同時的體驗與經歷,在彼此分享與反覆的琢磨下,一起建立共同的行動與信念。而這是我們認為十分重要的學習歷程,學習彼此尊重。

有人會覺得,到非華語的地區服務,語言能力很重要,但我們卻覺得語言並不是在比誰講的流利或誰比較會用高深的字詞。在菲律賓、印度、尼泊爾等的英文腔調各異,習慣用法也不同,他們除了英語外更有自己的母語。由於語言是為了方便溝通,因此英文面談並不是要測試講的有多好聽、文法是否正確,而是能不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去主動且清楚的表達,即使說的不夠好,也可以想辦法用肢體語言等方式變通,最重要的是積極的參與當地生活,融入當地的文化之中。

另外服務熱忱是最重要的嗎?嗯……有時候過度抓住何為「服務」二字反而是另一種的束縛,因為沒有先了解當地的狀況,同理其處境,融入讓自己視為他們的一份子,這樣所產生的互動,只不過是一場自我成長背景的習慣加註在別人身上的壓力而已。

「了解,是幫助的第一步」服務不在乎時間長短,而是在於願不願意把握機會親近與了解當地的人們,若不,縱使有再長的時間、再大的熱忱,可能都只是枉然而已了。其實最大的不同只在於「心態」,因為生活方式的差異本來就沒有高低的區別之分,只端看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而已。而許多參與過的志工們,往往在征服了許多生活上的挑戰之後,反而心境上變得開闊且包容,甚至因自己跨越過某些障礙而充滿成就。

而在籌備會時,會分享當地的背景知識,如去印度之前,要先看介紹童工議題的紀錄片,了解即將陪伴的孩子,都是被解救出來的童工,要在收容所接受銜接教育與心理輔導。一定要認知到是自己即將進入一個異文化、是自己即將要改變,而不是冒然的去改變他人;是自己即將要調整突破,在有限的時間內去熱切的擁抱當地生活;是自己要謙卑的去認識許多差異,並在看到那樣的差異後去學習與反思,怎樣投入更多的行動力。

如果心態的調整太過被動,沒有認知到自己其實才是這趟旅程中最大的受益者,也許在出發前會錯失收集資料的好時機,也許會到當地才感嘆能做的太少,也許直到回來後才發現有太多故事沒有注意,有很多遺憾尚未完成。既使如此,我們依然相信的是,這次經驗會成為下一次出走服務的養分,而自己也會知道下一次可以預備的更好!

所以放下太多的「應該」,打開心去體驗一切吧。

要成為海外國際志工,其實並不難。

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就出發吧!

每個孩子都應享有食物、遊戲、受教育和被愛的權利。